璋问大家:“尔等可知飞车耶?”陪同的徐达、赵德胜摇摇。
宋思颜问:“可是建在四车上超过城墙的一楼,只能上一人?”
朱元璋答:“然。是比城墙还的箭楼车,正面开有窗。”
徐达憨憨地问:“那为何叫飞车?”
朱元璋扫了大家一,见没有人回答,就名说:“冯指挥使,尔能说说耶?”
冯国用也听说过这个名字,曾经思考过。他说:“我们攻打和州时,元寇有一座飞桥,可以从城放到城。他们从飞桥城偷袭了耿再成。因此我以为,不是飞桥还是飞车,这个‘飞’字有两个意思。第一个是‘’,人在上面有凌空的觉。第二个是‘突现’,一见必惊,像天上突然飞来似的。我寻思:此‘飞车’当初或许是叫飞楼车。常人说话都喜省字,有人带说成‘飞车’,众人跟着说,时间久了,原名就忘了,孙后代就不知‘飞车’是何了。”
朱元璋满脸微笑,夸:“说得好!说得甚好!尔等这回知晓这个指挥使了。他博览群书,那可不是白览的!这个‘飞’,我想到了第一个意思,然未想到第二个。冯兄启发我也。我们要造祖宗发明的飞楼车,要它突现于宣州城的面前,使敌军胆战心惊!”
接着,朱元璋又说:“我们先造两辆试试,宽,站两个人,居临杀,掩护云梯兵破城。宋参议,此事你来协赞冯兄一起谋划,画样后给我看。”
据常遇和徐达讲述的周军“火力”况,又在梅溪山冈看见守兵几乎布满城,朱元璋又产生一个想法。当天晚上写了一纸手令,命郭兴带领500名弓手携10000支箭到宣州。
宋思颜和冯国用设计箭楼车的初稿后,比例缩小10倍制作样品,发现了存在的问题。他们修改图纸后再次制作模型,没有什么问题了,图纸基本定稿。
宋参议把图纸和模型拿到朱元璋的营帐,一边让他观看,一边讲解。
楼车底盘14.2尺(约4.5米),宽4.1尺(约1.3米),用边0.48尺(约15.2厘米)的方木制作。采用卯榫连接。
箭楼最平台自底盘起28.4尺(约9米)。箭楼结构分为三段制作,全采用卯榫连接。
框架结构15.8尺(约5米),为第一段,平面4.5尺(约1.42米),宽3.8尺(约1.2米)。四角方边3.2寸(约10厘米),与底盘左右帮卯榫连接。
中框架结构12.6尺(约4米),为第二段,平面3.8尺(约1.2米),宽3.8尺。四角方边3.2寸,与第一段框架左右压梁采用卯榫连接(前后各短11厘米)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